三倍体湘云鲫(3n=150)与其亲本二倍体红鲫(2n=100)和异源四倍体鲫鲤(4n=200)相比表现出更强的抗病抗逆性。为了更好地阐明它们的天然免疫机制,本研究分别建立及鉴定了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和异源四倍体鲫鲤的尾鳍细胞系:2nFC、3nFC和4nFC。2nFC、3nFC和4nFC具有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特征,目前已稳定传代100代以上。病毒侵染实验显示三种细胞系均能被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感染并且3nFC具有最强的抗病毒能力,这表明2nFC、3nFC和4nFC是研究二、三、四倍体鱼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的合适体外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nFC、3nFC和4nFC感染SVCV前后分别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且在3nFC和2nFC中与天然免疫抗病毒有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更为明显。综上所述,2nFC、3nFC和4nFC的建立将为我们更好地研究倍性明确、亲缘关系明晰的二、三、四倍体鱼体系的天然免疫机制提供合适细胞平台。
该研究成果近日以“Establishment of fin cell lines and their use to study the immune gene expression in cyprinid fishes with different ploidy in rhabdovirus infection”为题,发表在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期刊上。第一作者为肖俊博士,通讯作者为冯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