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至25日,第八届“海峡两岸鱼类生理与养殖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水产健康养殖的绿色发展”为主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院士和桂建芳院士、台湾中研院廖一久院士、台湾海洋大学校长张清风教授、我室刘少军教授等200余位海峡两岸的水产养殖专家出席会议。本次大会围绕鱼类生殖调控、遗传育种、免疫、基因组学及群体进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共进行68场学术报告。
本实验室刘少军教授等1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刘少军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一步法和多步法鱼类杂交育种技术”的大会嘉宾报告,系统性地阐述了实验室多年来在鱼类远缘杂交领域的研究,揭示了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和繁殖规律,修正了种间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观点,创制出一系列新型可育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品系,形成了一步法和多步法育种技术。肖亚梅教授做了题为“SP600125诱导鱼类细胞多倍体化研究”的专题报告,证明了SP600125诱导鱼类细胞多倍体化的可行性。本届研讨会其他学术报告也很精彩,体现了海峡两岸水产领域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海峡两岸“鱼类生理与养殖”学术研讨会最初由台湾海洋大学张清风教授和我室刘少军教授在法国“邂逅”后发起,后续得到了朱作言院士、桂建芳院士、廖一久院士等海峡两岸水产学者的大力支持,自2007年开始发展至今已经举办了8届,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该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将继续承办下去,已为并将继续为两岸水产学术交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