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湘西 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

日期:2025年07月19日 浏览数:

近日,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覃钦博,携稻渔综合种养岗位专家王华、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专家、特色淡水鱼类育种岗位及湘南(郴州)试验站站长等一行专程赴湘西州指导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与酸鱼加工产业升级工作。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湘西(湘西州)试验站站长及试验站团队成员全程参与活动。

7月16日下午,专家团首站深入古丈县坪坝镇龙鼻嘴村酸鱼加工厂。加工厂负责人向黎民详细汇报了原料采购体系、传统工艺标准化改造及“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搭建情况。专家团队针对加工环节关键问题指出:“湘西酸鱼作为地方特色产品,需以‘原料严控、工艺提质、品牌赋能’为抓手,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传统风味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化。”


酸鱼制作车间现场


7月17日,专家团先后走访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花垣县十八洞片区马鞍、红英、张刀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在田间地头,实地了解了湘西州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及生态共作模式,对湘西州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推广力度以及“一水多用、一田三收”的生态效益给予肯定。

在座谈会上,专家团队结合湘西山区气候特点,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一是筛选抗逆性强的鱼类品种与优质稻种搭配,构建“稻渔品种双向优选”机制;二是做好湘西本地特色品种湘西呆鲤的育种和开发工作,着力做好品牌打造;三是做好合方鲫2号、抗病草鱼等优质鱼种推广力度,实现稻渔综合种养品种多元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建立“种养-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模式,延长产业链实施冬闲田养鱼或酸鱼加工等,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有条件地区可通过订单农业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花垣县十八洞片区红英村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现场


此次技术指导精准对接湘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需求,为湘西试验站构建“特色加工引领、生态种养支撑”的产业格局提供了专业方案。下一步,湘西州将以专家建议为蓝图,做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示范引领,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和新品种推广力度,强化地方特色品种选育和酸鱼加工产业发展,助力武陵山区渔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来源: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湘西 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_时刻_红网

下一条:院士建言谋良策 种业振兴绘蓝图 —— 刘少军谈 “十五五” 时期水产种业发展中国水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