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 正文

草鲌远缘杂交后代生物学特性分析

日期:2018年12月18日 浏览数:

   草鱼具有草食性、生长速度快等优势,是我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之一,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其产量及产值在最近几年一直位居我国和世界养殖鱼类前列。对草鱼肉质和抗性等方面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科研团队将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雅罗亚科,2n=48,♀)与肉质细嫩的肉食性翘嘴鲌(Erythroculte rilishaeformis,鲌亚科,2n=48,♂)进行亚科间远缘杂交,成功获得了天然雌核发育草鱼和三倍体杂交草鱼(图1);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亲本及子代的遗传组成进行了鉴别分析;通过食物投喂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均为草食性;通过下咽骨解剖及外形比较观察,发现天然雌核发育草鱼的下咽骨结构及外形与母本草鱼一致,而三倍体杂交草鱼下咽骨结构及外形则介于双亲的特征之间,表现为杂合型(图2);在肌肉营养成分方面,天然雌核发育草鱼和三倍体杂交草鱼中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8.76g/100g和61.90g/100g,均高于草鱼(53.74g/100g)而低于翘嘴鲌(63.15g/100g),天然雌核发育草鱼和三倍体杂交草鱼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3.38g/100g和22.97g/100g,均高于草鱼(19.83g/100g)而低于翘嘴鲌(23.57g/100g),天然雌核发育草鱼和三倍体杂交草鱼的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3.56g/100g和24.68g/100g,均高于草鱼(21.20g/100g)而低于翘嘴鲌(25.08g/100g),说明草鱼与翘嘴鲌的杂交后代的肉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上述研究结果在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研究成果近日以“Production of diploid gynogenetic grass carp and triploid hybrids derived from the distant hybridization of female grass carp and male topmouth culter”为题,发表在Aquaculture上。该文第一作者为吴昌博士,通讯作者为刘少军教授。

图1. 草鱼与翘嘴鲌杂交流程及外形图

A:草鱼外形图;B:翘嘴鲌外形图;

 

图2. 亲本及子代下咽骨外形图

A、B:草鱼下咽骨外形图;C、D:翘嘴鲌下咽骨外形图;

E、F:天然雌核发育草鱼下咽骨外形图;G、H:三倍体杂交草鱼下咽骨外形图。

 

 

上一条:青鱼STAT1a和STAT1b在天然免疫中具有抗GCRV的作用

下一条:鲤-鲫-金鱼的杂交演化途径证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