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干扰素在硬骨鱼类抗病毒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鉴定和克隆了青鱼的一条I型干扰素(bcIFNb)。bcIFNb基因包含806个核苷酸,预测其包含188个氨基酸。依据半胱氨酸的数量及进化树分析,bcIFNb为I型二组干扰素。q-PCR分析发现,bcIFNb的mRNA水平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受到不同刺激下都会有所变化。转染bcIFNb至HEK293T和EPC细胞中,通过免疫印迹鉴定在全细胞裂解液和上清液中均可检测到bcIFNb的表达。用bcIFNb过表达的上清液处理宿主细胞,通过qPCR鉴定可发现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mRNA水平有显著上升。过表达bcIFNb及bcIFNb上清处理后的EPC细胞有抵抗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和鲤春病毒(SVCV)的能力。糖苷酶消化实验发现bcIFNb的第92号天冬酰胺具N-糖苷键。非糖基化突变体bcIFNb-N92Q有类似于wt-bcIFNb的抗病毒能力,这说明了糖基化不影响bcIFNb的抗病毒能力。
该研究成果近日以“IFNb of black carp functions importantly in host innate immune response as an antiviral cytokine”为题,发表在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期刊上。第一作者为吴慧博士,通讯作者为冯浩教授。